中國門業受經濟危機的影響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,從2010年起在電動門行業中如工業門、車庫門、卷簾門等的市場用量也以20%至30%的速度增長。據統計,中國大陸境內的品牌有102家,較大的生產廠家20家,國際品牌11家,在高端市場,目前國外品牌仍占有優勢,在中端市場則與國外品牌市場占有率平分秋色。
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會長姚兵說,雖然中國的門業近年來發展迅猛,但與世界上大的門業公司相比存在明顯的差距。如瑞典的亞薩合萊集團堪稱門業的航空母艦,目前在美洲、歐洲、亞洲共擁有近110家工廠、180多家全資和合資子公司,全球雇員30000人,銷售總額超過50億美元,旗下共有近100個國際品牌。
他稱,中國市場很大,這是中國門業取得發展的潛力所在。單中國住宅用門,每年大概就有2700億元的市場容量,再加上工業用門,商業用門等。但與國外同行相比,中國的品牌差距大,與國際著名品牌相比,品牌優勢更需要補課。市場對門的要求愈來愈高,門業生產商不能僅滿足傳統意義上要求,除滿足隔離、屏蔽、安全、開啟等功能要求外,還要滿足循環經濟的要求,滿足低碳經濟的要求。這也是門業發展和振興的潛力
環保是國家重點提出要求,所以將來做為生產型的企業首先應該把環保這個環節做好,作為建筑能耗的門產品更應該把環保這個項提到首位上來,這樣才會有更長遠的發展。
長城防火門廠楊經理提供
2011年10月22日